他的心里,時刻裝著百姓
——記嘉定區政協委員、上海滬工閥門廠董事長楊猛
□通訊員 冒乃平 馮曉磊
記者 單敏康
今年 4 月,在嘉定區婁塘村民委員會會議室舉行的愛心助學結對儀式上,嘉定區政協委員、共產黨員、上海滬工閥門廠董事長楊猛慷慨解囊,資助一名當地貧困大學生,幫助其完成學業。“我的事業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,資助貧困大學生是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回報社會,只要孩子有夢想,就努力助其夢想成真”。楊猛是這么說的,也是這么做的,他始終關注著百姓生活、社會發展等問題。
“嘉定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提案”、“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的建設”、“關于加強我區外來人口調控工作的幾點建議”……去年,楊猛被推選為嘉定區政協委員,一年內就提交了 8 份提案,大都圍繞著民生,直面社會熱點和群眾關心的難點。他說,“政協委員的責任大于榮譽”。
將社會發展掛在心頭
作為一名企業家,楊猛總是將社會發展掛在心頭。根據嘉定區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和中長期人才規劃綱要,為更好地推進社會公益服務,楊猛提出成立嘉定公益項目孵化園、推動社會服務機構發展的建議,很快得到采納。針對嘉定“一核”、“兩翼”、“四市鎮”的布局中,北部地區由于相關發展資源、配套設施較為欠缺、人才流失較為嚴重的情況,他呼吁加強對北部地區人才投資的力度、加大政策服務力度,提案得到有關部門高度重視,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門對提案給予答復,并拿出解決方案。不久后,人才公寓補貼、各類人才的激勵等方面進一步向北部傾斜,北部地區人才隊伍日趨穩定。
心中秉承責任理念,楊猛履職勤奮、認真、嚴謹。為了不影響繁忙的崗位工作,他的大量調查、走訪、提案及建議撰寫等履職活動,都是加班加點進行的。他所提交的“給予困境中的中小企業政策引導及支持”、“關于延伸馬陸葡萄產業鏈的幾點建議”等提案,受到區政府的高度重視,有的已經逐步落實。時間一長,楊猛成了界別群眾的代言人,有許多人慕名而來,找他傾訴和反映問題,楊猛都細心地一一予以解答和記錄,對有的問題,他堅持實地考察親自探訪。
一腔熱忱關注公益
“飲水思源,富而思進。”楊猛認為,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黨委、政府的關心,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,因此他把回報社會、奉獻社會作為應盡的職責來做。
在企業外,楊猛一腔熱忱關注公益。多年來,他先后向“5•12”汶川大地震、甘肅舟曲泥石流、井岡教育捐資助學、“藍天下至愛”等慈善幫困捐助,累計捐款近百萬元。另外,從 2006 年起,楊猛就在他的公司舉辦了“優秀大學生帶資實習活動”,每年接納 10 名大學生,使他們既學到了知識,又緩解了經濟壓力。
每逢重陽節,楊猛都會帶著慰問品去華亭敬老院,為那里的老人送去節日的祝福。此外,他還響應區委號召,積極投身于嘉定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活動,利用節假日時間,帶著孩子,在華亭鎮沿街清掃垃圾,爭做文明城區創建的宣傳者和實踐者。
讓員工住得舒服住得安心
由于從小家境貧困,楊猛很早就踏入社會,成為“打工仔”。因此,他深知打工的不易。公司里外地員工較多,楊猛從制度和感情上給予員工真誠的關愛;他不僅關心員工的工作狀況和個人發展,還處處體恤他們的生活,經常找員工談心,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,幫助排憂解難。
為了讓企業員工住得舒服,住得安心,楊猛斥資改善員工宿舍;為了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,公司又將行政樓五樓打造成職工之家,總面積 400 多平方米,其中包括圖書室、桌球室、乒乓球室、健身中心、吧臺、休息區等,讓員工感受到回家的溫暖。另外,他還組織員工開展籃球比賽、參觀世博會、慶祝建黨 90 周年等活動,增強了企業凝聚力。
楊猛還積極發揮企業工會的作用,把維護員工合法權益落實到實處,實現了員工與企業的雙贏,公司連續三年被評為“嘉定區勞動關系和諧模范企業”,并先后獲得“上海著名商標”、“上海名牌”、“上海市重合同守信用單位”、“上海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”、“嘉定區小巨人”等稱號。
——摘自 2013 年 06 月 18 日,星期二出版的《東方城鄉報》A5 版